《天津药学》杂志创刊于1989年春,由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市医药管理局)主管,天津市药学会主办,《天津药学》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药学领域综合性刊物。《天津药学》杂志为月刊,每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2-123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687。本刊旨在宣传党和国家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交流医药学术理论与实践,坚持为医药卫生行业服务,为医药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为推广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医院药学架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成为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阵地,为发展、培养、宣传医药人才服务,为科技兴药服务。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2025年第37卷第1期
    显示模式:
    2025,37(1), DOI:
    摘要:
    2025,37(1), DOI:
    摘要:
    2025,37(1):1-6,1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1
    摘要:
    目的 明确依达拉奉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分成Control、Model(缺氧处理)、Edaravone-10 μmol/L(缺氧和1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20 μmol/L(缺氧和2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40 μmol/L(缺氧和4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40 μmol/L+PMA(缺氧和40 μmol/L依达拉奉、NF-κB信号激活剂PMA处理)组,以噻唑蓝(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Caspase)-3、Caspase-9、C-Caspase-9、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水平降低。与Model组比较,Edaravone-10 μmol/L、Edaravone-20 μmol/L、Edaravone-40 μmol/L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逐渐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Edaravone-40 μmol/L组比较,Edaravone-40 μmol/L+PMA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增多,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降低。结论 依达拉奉通过抑制NF-κB信号减轻缺氧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2025,37(1):7-1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2
    摘要:
    目的 旨在构建沙棘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通过一测多评(QAMS)技术对其中的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沙棘颗粒质量的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沙棘颗粒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选取槲皮素为内参物,构建山柰素、异鼠李素含量的QAMS模型,并与外标法(ESM)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9批沙棘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识别出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这三种成分,相似度为0.92~1.00。PCA分析显示,沙棘颗粒供试品主要差异体现在峰1(槲皮素)、峰2(山柰素)、峰3(异鼠李素)。此外,对于3种成分的分析结果,QAMS法与ESM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QAMS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准确性好、耐用性强,为沙棘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025,37(1):12-15,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3
    摘要: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泽泻汤标准煎液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以23-乙酰泽泻醇C、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泽泻汤中泽泻、白术两种药材,并对其耐用性进行考察,确定最佳薄层色谱条件,对15批泽泻汤基准样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建立了泽泻汤基准样品中泽泻和白术的薄层鉴别方法,且阴性无干扰,15批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建立的泽泻汤基准样品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泽泻汤基准样品定性鉴别提供方法和依据。
    2025,37(1):16-1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4
    摘要:
    目的 分析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PCI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眩晕严重程度、椎-基底动脉流速、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治疗后,观察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9.77±1.20)分、(10.53±1.05)分、(11.26±1.57)分,各血液流变学分别为(45.83±4.01)%、(5.41±0.89)mpa·s、(7.01±1.20)mpa·s,丙二醛为(3.19±0.40)mmol/mL,低于对照组的(13.21±1.59)分、(15.27±1.62)分、(16.54±2.01)分、(50.42±4.63)%、(6.21±1.03)mpa·s、(8.95±1.64)mpa·s、(4.25±0.59)mmol/mL,椎-基底动脉流速分别为(31.25±3.42)cm/s、(35.98±4.66)cm/s、(43.58±4.67)cm/s,快于对照组的(27.36±2.59)cm/s、(30.59±3.84)cm/s、(38.77±3.63)cm/s,超氧化物歧化酶为(169.85±13.75)U/L,高于对照组的(145.36±10.56)U/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可减轻老年PCIV患者眩晕症状,调节椎-基底动脉流速,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2025,37(1):20-23,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5
    摘要: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其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用NIPPV,观察组采用NIPPV联合冻干rhBN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PaO2、pH、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I均高于对照组,LVESD、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rhBNP联合NIPPV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25,37(1):24-27,3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6
    摘要:
    目的 探讨予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40例。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D)〕、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疾病预后。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三联征消失、肝脏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肝脾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20±1.27)d、(7.82±1.34)d、(8.86±1.54)d、(10.04±2.03)d,均短于对照组的(7.22±1.48)d、(9.26±1.76)d、(10.24±2.02)d、(12.65±2.67)d(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GGD水平分别为(32.38±4.11)U/L、(29.36±4.44)U/L、(43.47±7.29)U/L,均低于对照组的(40.46±5.25)U/L、(35.36±5.14)U/L、(52.56±8.47)U/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8+水平分别为(66.63±6.25)%、(35.37±4.08)%,低于对照组的(72.76±6.13)%、(44.43±5.17)%,CD4+、CD4+/CD8+水平分别为(38.37±4.96)%、(1.14±0.21)%,高于对照组的(32.37±4.43)%、(0.79±0.18)%,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BV DNA转阴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在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改善肝功能与免疫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提升病毒清除能力,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2025,37(1):28-3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7
    摘要: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胰岛功能、糖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增加,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有助于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指标,管理体质量,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2025,37(1):32-35,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8
    摘要:
    目的 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体能状态评分(80.67±7.45)分高于对照组(74.67±7.67)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68.92±7.82)%、CD4+(36.52±8.75)%及CD4+/CD8+(1.85±0.53)高于对照组的(59.72±6.44)%、(30.26±6.65)%、(1.24±0.32),CD8+(19.82±2.37)%低于对照组(24.81±1.95)%,癌胚抗原(13.04±2.86)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5±0.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5.26±2.4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3.05±1.12)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73.56±45.25)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10.23±12.5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11±9.18)ng/mL、(2.25±0.97)ng/mL、(20.05±3.15)ng/mL、(3.54±1.03)ng/mL、(428.13±56.72)ng/L及(126.46±13.88)mg/L,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肿瘤细胞因子水平,提升生存质量,且较为安全。
    2025,37(1):36-40,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9
    摘要:
    目的 分析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及下肢窜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明显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JOA评分[(18.42±3.88)分、(16.45±3.71)分]、ODI评分[(13.41±3.54)分、(14.23±4.26)分]相比,观察组JOA评分[(26.33±2.16)分、(24.33±4.36)分]、ODI评分[(6.42±2.23)分、(8.82±2.26)分]更优(均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TNF-α(1.74±0.48)mg/L、IL-6(126.42±8.77)ng/L、CRP(6.46±1.63)ng/L相比,观察组TNF-α(1.04±0.49)mg/L、IL-6(88.64±8.52)ng/L、CRP(4.75±1.74)ng/L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环氧化酶(COX-2)、前列腺素(PG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COX-2(27.46±4.68)mg/L、PGE2(74.82±8.12)mg/L相比,观察组COX-2(21.35±4.33)mg/L、PGE2(65.83±8.71)mg/L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BALP(42.64±5.68)mg/L、OC(28.76±3.89)mg/L相比,观察组BALP(51.44±6.13)mg/L、OC(36.45±4.51)mg/L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10.36±1.21)相比,观察组(8.36±0.92)更低(均P<0.05)。观察组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改善腰痛及下肢窜痛的作用。
    2025,37(1):41-43,4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0
    摘要: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片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24.42±2.85)U/L、(33.56±3.57)U/L、(21.14±2.7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8.95±2.97)U/L、(40.42±4.13)U/L、(26.35±2.89)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HBV-DNA载量分别为(62.82±6.19)ng/mL、(101.14±9.63)ng/mL、(71.15±6.72)ng/mL、(1.05±0.22)log拷贝/mL,低于对照组的(70.39±6.27)ng/mL、(112.43±9.72)ng/mL、(79.53±7.13)ng/mL、(1.57±0.26)log拷贝/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用扶正化瘀片联合恩替卡韦可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降低HBV-DNA载量,抑制肝损伤进展,安全可靠。
    2025,37(1):44-4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1
    摘要: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AI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UDC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外周血CD4+、CD8+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P<0.05)。研究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分别为(36.82±5.15)U/L、(34.55±4.58)U/L、(32.84±3.34)μmoL/L、(23.54±3.05)μmoL/L,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分别为(96.11±227.85)μg/L、(119.42±39.08)μg/L、(100.42±36.97)μg/L、(107.31±20.71)μg/L,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CD4+水平为(36.16±3.27)%,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为(27.23±4.27)%,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IH患者采用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改善外周血CD4+、CD8+水平,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37(1):48-50,54,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2
    摘要:
    目的 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观察组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ORR)(74.29%)、疾病控制率(DCR)(94.29%)均较对照组(51.43%、77.1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9.62±4.27)%、CD4+(41.39±5.76)%均较对照组高,CD8+(21.05±1.79)%较对照组低,癌胚抗原(CEA)(12.33±1.16)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1.05±3.17)pg/L、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51.25±3.22)U/mL、糖类抗原(CA)125(28.14±1.77)kU/L、CA199(24.22±2.16)kU/L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癌术后患者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2025,37(1):51-54,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3
    摘要: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CA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 4.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CAP可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2025,37(1):55-58,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4
    摘要: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ICV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采用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与观察组(n=70,采用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6.69±0.74)分〕较对照组[(10.11±1.18)分〕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s〔(100.22±16.28)cm/s]、Vd[(20.34±4.14)cm/s]、Vm[(68.29±5.78)cm/s]低于对照组的(134.29±18.46)cm/s、(33.69±5.03)cm/s、(72.39±5.14)cm/s(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29%)较对照组(15.7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ICVD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血管堵塞状况,改善血流动力学、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5,37(1):59-62,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5
    摘要: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X)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LVFX组(n=49)采用LVFX治疗,MXF组(n=49)采用MX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MXF组总有效率高于LVFX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相比于LVFX组,MXF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更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更高(P<0.05)。MX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低于LVFX组的22.45%(11/49)。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中采用MXF治疗的疗效较LVFX效果更佳,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5,37(1):63-66,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6
    摘要: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ES)联合舍曲林(SER)对性伴焦虑症状的产后抑郁症(PDD)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伴焦虑症状的PD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R组(n=34,采用SER治疗)和ES+SER组(n=34,采用ES联合SE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ES+SER组低于SER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β、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ES+SER组低于SER组(P<0.05)。治疗后,ES+SER组E2、PRL水平均升高(P<0.05),P水平下降(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联合SER可有效改善伴焦虑症状的PDD的负性情绪,促使炎性因子下降,调节性激素水平,同时兼具良好的安全性。
    2025,37(1):67-6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7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BP)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联合金振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BP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联合金振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2.20±0.49)d〕及肺啰音〔(4.20±0.59)d〕、咳嗽〔(3.70±0.57)d〕、喘息消失时间〔(3.50±0.57)d〕均比对照组〔(3.45±0.59)d、(5.88±0.71)d、(5.37±0.69)d、(5.26±0.68)d〕短(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呼吸频率(RR)、呼吸时间比(Ti/Te)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潮气量(VT)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BP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联合金振口服液治疗可调节炎症因子,改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2025,37(1):70-73,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8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联合水凝胶敷料对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2例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水凝胶敷料外敷,观察组采用水凝胶联合rhEGF凝胶敷料外敷。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生长因子、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1.28±2.12)d〕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7.54±2.27)d〕短于对照组〔(17.41±3.05)d、(22.60±3.41)d〕(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瘙痒、红斑、丘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凝胶联合水凝胶敷料可加快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且对生长因子水平及炎症指标改善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
    2025,37(1):74-7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9
    摘要:
    目的 探讨清毒百炎消外敷对蝮蛇咬伤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2)采用常规西医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治疗7 d后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肢肿胀、疼痛、心肌酶谱水平、炎症指标、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症状积分、全身症状积分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可减轻蝮蛇咬伤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改善心肌酶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为临床治疗蝮蛇咬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37(1):78-8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0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予以血必净、乌司他丁及奥曲肽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炎症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4年8月,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观察组联合血必净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肠黏膜损伤程度、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高,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53±1.55)pg/mL、降钙素原(PCT)(3.42±0.53)mg/L、C反应蛋白(CRP)(43.55±2.76)mg/L、白细胞介素-6(IL-6)(35.75±2.46)pg/mL均较对照组低,D-乳酸、血清内毒素均较对照组低,CD3+、CD4+均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SAP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肠黏膜损伤,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2025,37(1):82-85,8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1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25)采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47.89±15.98)ng/L,高于对照组的(121.72±11.29)ng/L(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0.73±0.17)分、(0.62±0.16)分、(0.42±0.14)分、(0.32±0.11)分、(0.19±0.0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0.31)分、(1.18±0.29)分、(0.92±0.26)分、(0.63±0.24)分、(0.66±0.13)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有效促进血清胃泌素恢复至正常,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2025,37(1):86-8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2
    摘要:
    目的 对比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洛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C、LDL-C较对照组低,HDL-C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TG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ouse积分、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使用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分别联合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安全性良好;其中阿利西尤单抗对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善优于依洛尤单抗,值得临床重视。
    2025,37(1):90-92,96,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3
    摘要:
    目的 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丙酸氟替卡松(FP)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N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94例N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予以FP软膏治疗,观察组予以NB-UVB联合FP软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皮损面积、皮损程度评分、瘙痒程度(改良Duo氏瘙痒评分)、炎性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面积、程度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NF-γ水平提高,IL-6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NB-UVB联合FP乳膏应用于ND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水平,减轻瘙痒程度,改善皮损状况。
    2025,37(1):93-96,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4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S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n=40)采用氨磺必利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神经递质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完成分类数评分〔(3.98±0.82)分〕及总正确数评分〔(3.85±0.42)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应答数评分〔(94.25±9.82)分〕、持续错误数评分〔(414.63±3.43)分〕及总错误数评分〔(69.26±10.3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评分〔(12.88±2.16)分〕、阴性症状评分〔(14.63±2.36)分〕、一般病理评分〔(28.85±5.73)分〕及PANSS总分〔(56.36±7.2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31.88±6.54)μg/L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5.07±1.16)μmol/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8.35±1.52)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结合氨磺必利在改善SC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神经递质水平方面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且较为安全。
    2025,37(1):97-10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5
    摘要:
    目的 评估贝达喹啉联合新型或常规药物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4周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3月至2024年6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贝达喹啉方案治疗的20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治疗效果以及服药前后多时间点心电图经Fridericia公式校正的QT间期(QTcF)值变化情况,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1)痰菌阴转:治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89.76%,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8.05%。(2)安全性:205例中有4例因不良反应中途停用贝达喹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头晕、视物模糊及肝功能异常等,大多可耐受或经对症处理好转。(3) QTcF变化:服药前QTcF中位数值为392.92 ms,治疗期间各时间点呈一过性延长趋势,于第20周达到最高(422.52 ms)后趋于平稳。Friedman检验提示各时间点间QTc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与服药前相比,多数时间点QTcF值升高明显,治疗后期QTcF值相对稳定。7例同时接受贝达喹啉与德拉马尼联合治疗的患者,在各观察时间点与单用贝达喹啉的患者相比,其QTc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贝达喹啉联合多药治疗方案可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安全性良好;一定程度上可导致QTcF延长,但在临床监测下总体风险可控。德拉马尼的联合使用对QTcF延长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证实。
    2025,37(1):102-108,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6
    摘要:
    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并研究多黏菌素B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并下载FAERS数据库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筛选出多黏菌素B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多黏菌素B的ADE报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FAERS数据库中共收录294份多黏菌素B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经过筛选,共挖掘出有效信号21个,ADE报告128份,共涉及12个系统器官分类(SOC),报告数量前三位分别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损伤和中毒及操作并发症,信号强度最强的ADE是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同时还挖掘出说明书未说明的ADE,如: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医院内感染、横纹肌溶解、低钾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 在应用多黏菌素B时,要重点关注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类损伤和中毒及操作并发症、感染及侵染类疾病等ADE,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2025,37(1):109-115,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7
    摘要:
    目的 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并分析药物警戒(PV)信号,为老年T2DM患者PV提供参考。方法 挖掘FAERS中2012年第4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老年T2DM患者的ADE报告,采用比例失衡分析法判定目标药物和事件,就药物-事件阳性PV信号与说明书对比和分析,并评估其在特定年龄段的老年T2DM患者中发生情况。结果 共检测出18个药物-事件阳性PV信号,有9个信号说明书未明确提及,其中4个未见有文献报道,分别是二甲双胍-急性肾损伤(AKI)、呋塞米-乳酸酸中毒(LA)、阿托伐他汀-LA和奥美拉唑-LA。在所有老年T2DM患者中,65~74岁患者出现的高风险药物-事件类型最多,罗格列酮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风险最高。结论 本次数据挖掘在老年T2DM患者中发现9个说明书未明确提及的、潜在的药物-事件,可能与这类特定人群存在如高龄、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多药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T2DM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ADE情况。在所有老年T2DM患者中,罗格列酮引起CHF风险最高。
    2025,37(1):116-119,124,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8
    摘要:
    目的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药物不良反应(ARD)的发生、分布、严重程度及有效防治措施,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提供可行性用药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关于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ADR的文献,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使用Excel软件对发文量以及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ARD的病例数量、ADR类型和防治措施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统计文献125篇,病例6046例,其中明确发生与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使用相关的ADR 628例,总ADR发生率为10.39%(628/6046)。ADR类型包括低血压、低钠血症、头晕头疼等。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常规剂量下临床使用疗效好,ADR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但对于可能发生的ADR仍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采用维持量连续给药方式或降低维持给药剂量,疗效与常规剂量相当,还可降低ADR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2025,37(1):120-124,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9
    摘要:
    目的 通过不同的考察指标,对阿立哌唑口服溶液配制参数进行摸索,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选取参比制剂进行对比研究,考察影响阿立哌唑口服溶液制备的关键工艺参数,采用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样品制备,参比制剂和自制制剂同步进行影响因素考察,检测关键项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影响因素条件下,含量、有关物质、pH值等无显著差异。结论 阿立哌唑口服溶液小试制备工艺合理,可为后期批量放大提供支持性依据。
    2025,37(1):125-128,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30
    摘要:
    目的 探究药品打包技术在门诊药房全自动发药机增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起将药品打包技术应用于门诊药房全自动发药机中增效,将门诊药房2019年7月至12月(未应用药品打包技术)药品直发情况与2020年7月至12月(应用药品打包技术)进行对比,并在两段时期统计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药品打包技术应用后,平均直发任务比例、直发盒数比例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打包技术应用后,患者对门诊药房配药满意度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品打包技术在门诊药房全自动发药机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药品直发效率,增加直发任务比例和直发盒数比例,并且可以提升患者对门诊药房配药服务的满意度。这表明药品打包技术对门诊药房的全自动发药机是一种有效的增效工具,有助于提升药物分发效率和患者体验。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5,37(1):7-1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2
    摘要:
    目的 旨在构建沙棘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通过一测多评(QAMS)技术对其中的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沙棘颗粒质量的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沙棘颗粒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选取槲皮素为内参物,构建山柰素、异鼠李素含量的QAMS模型,并与外标法(ESM)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9批沙棘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识别出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这三种成分,相似度为0.92~1.00。PCA分析显示,沙棘颗粒供试品主要差异体现在峰1(槲皮素)、峰2(山柰素)、峰3(异鼠李素)。此外,对于3种成分的分析结果,QAMS法与ESM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QAMS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准确性好、耐用性强,为沙棘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025,37(1):1-6,1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1
    摘要:
    目的 明确依达拉奉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分成Control、Model(缺氧处理)、Edaravone-10 μmol/L(缺氧和1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20 μmol/L(缺氧和2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40 μmol/L(缺氧和40 μmol/L依达拉奉处理)、Edaravone-40 μmol/L+PMA(缺氧和40 μmol/L依达拉奉、NF-κB信号激活剂PMA处理)组,以噻唑蓝(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Caspase)-3、Caspase-9、C-Caspase-9、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水平降低。与Model组比较,Edaravone-10 μmol/L、Edaravone-20 μmol/L、Edaravone-40 μmol/L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逐渐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Edaravone-40 μmol/L组比较,Edaravone-40 μmol/L+PMA组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Caspase-3、C-Caspase-9、p65、ROS、MDA、LDH表达增多,Caspase-3、Caspase-9、SOD、GSH-Px表达降低。结论 依达拉奉通过抑制NF-κB信号减轻缺氧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2025,37(1):12-15,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3
    摘要: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泽泻汤标准煎液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以23-乙酰泽泻醇C、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泽泻汤中泽泻、白术两种药材,并对其耐用性进行考察,确定最佳薄层色谱条件,对15批泽泻汤基准样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建立了泽泻汤基准样品中泽泻和白术的薄层鉴别方法,且阴性无干扰,15批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建立的泽泻汤基准样品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泽泻汤基准样品定性鉴别提供方法和依据。
    2025,37(1):44-4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1
    摘要: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AI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UDC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外周血CD4+、CD8+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P<0.05)。研究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分别为(36.82±5.15)U/L、(34.55±4.58)U/L、(32.84±3.34)μmoL/L、(23.54±3.05)μmoL/L,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分别为(96.11±227.85)μg/L、(119.42±39.08)μg/L、(100.42±36.97)μg/L、(107.31±20.71)μg/L,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CD4+水平为(36.16±3.27)%,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为(27.23±4.27)%,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IH患者采用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改善外周血CD4+、CD8+水平,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5,37(1):28-3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7
    摘要: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胰岛功能、糖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增加,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有助于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指标,管理体质量,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2025,37(1):16-1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4
    摘要:
    目的 分析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PCI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眩晕严重程度、椎-基底动脉流速、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治疗后,观察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9.77±1.20)分、(10.53±1.05)分、(11.26±1.57)分,各血液流变学分别为(45.83±4.01)%、(5.41±0.89)mpa·s、(7.01±1.20)mpa·s,丙二醛为(3.19±0.40)mmol/mL,低于对照组的(13.21±1.59)分、(15.27±1.62)分、(16.54±2.01)分、(50.42±4.63)%、(6.21±1.03)mpa·s、(8.95±1.64)mpa·s、(4.25±0.59)mmol/mL,椎-基底动脉流速分别为(31.25±3.42)cm/s、(35.98±4.66)cm/s、(43.58±4.67)cm/s,快于对照组的(27.36±2.59)cm/s、(30.59±3.84)cm/s、(38.77±3.63)cm/s,超氧化物歧化酶为(169.85±13.75)U/L,高于对照组的(145.36±10.56)U/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可减轻老年PCIV患者眩晕症状,调节椎-基底动脉流速,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2025,37(1):24-27,3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6
    摘要:
    目的 探讨予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40例。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D)〕、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疾病预后。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三联征消失、肝脏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肝脾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20±1.27)d、(7.82±1.34)d、(8.86±1.54)d、(10.04±2.03)d,均短于对照组的(7.22±1.48)d、(9.26±1.76)d、(10.24±2.02)d、(12.65±2.67)d(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GGD水平分别为(32.38±4.11)U/L、(29.36±4.44)U/L、(43.47±7.29)U/L,均低于对照组的(40.46±5.25)U/L、(35.36±5.14)U/L、(52.56±8.47)U/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8+水平分别为(66.63±6.25)%、(35.37±4.08)%,低于对照组的(72.76±6.13)%、(44.43±5.17)%,CD4+、CD4+/CD8+水平分别为(38.37±4.96)%、(1.14±0.21)%,高于对照组的(32.37±4.43)%、(0.79±0.18)%,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BV DNA转阴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阿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在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改善肝功能与免疫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提升病毒清除能力,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2025,37(1):32-35,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8
    摘要:
    目的 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体能状态评分(80.67±7.45)分高于对照组(74.67±7.67)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68.92±7.82)%、CD4+(36.52±8.75)%及CD4+/CD8+(1.85±0.53)高于对照组的(59.72±6.44)%、(30.26±6.65)%、(1.24±0.32),CD8+(19.82±2.37)%低于对照组(24.81±1.95)%,癌胚抗原(13.04±2.86)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5±0.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5.26±2.4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3.05±1.12)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73.56±45.25)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10.23±12.5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11±9.18)ng/mL、(2.25±0.97)ng/mL、(20.05±3.15)ng/mL、(3.54±1.03)ng/mL、(428.13±56.72)ng/L及(126.46±13.88)mg/L,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肿瘤细胞因子水平,提升生存质量,且较为安全。
    2025,37(1):59-62,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5
    摘要: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X)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LVFX组(n=49)采用LVFX治疗,MXF组(n=49)采用MX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MXF组总有效率高于LVFX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相比于LVFX组,MXF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更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更高(P<0.05)。MX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低于LVFX组的22.45%(11/49)。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中采用MXF治疗的疗效较LVFX效果更佳,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5,37(1), DOI:
    摘要:
    2025,37(1):70-73,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8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联合水凝胶敷料对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2例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水凝胶敷料外敷,观察组采用水凝胶联合rhEGF凝胶敷料外敷。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生长因子、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1.28±2.12)d〕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7.54±2.27)d〕短于对照组〔(17.41±3.05)d、(22.60±3.41)d〕(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瘙痒、红斑、丘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凝胶联合水凝胶敷料可加快烧伤后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且对生长因子水平及炎症指标改善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
    2025,37(1):36-40,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9
    摘要:
    目的 分析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及下肢窜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明显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JOA评分[(18.42±3.88)分、(16.45±3.71)分]、ODI评分[(13.41±3.54)分、(14.23±4.26)分]相比,观察组JOA评分[(26.33±2.16)分、(24.33±4.36)分]、ODI评分[(6.42±2.23)分、(8.82±2.26)分]更优(均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TNF-α(1.74±0.48)mg/L、IL-6(126.42±8.77)ng/L、CRP(6.46±1.63)ng/L相比,观察组TNF-α(1.04±0.49)mg/L、IL-6(88.64±8.52)ng/L、CRP(4.75±1.74)ng/L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环氧化酶(COX-2)、前列腺素(PG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COX-2(27.46±4.68)mg/L、PGE2(74.82±8.12)mg/L相比,观察组COX-2(21.35±4.33)mg/L、PGE2(65.83±8.71)mg/L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BALP(42.64±5.68)mg/L、OC(28.76±3.89)mg/L相比,观察组BALP(51.44±6.13)mg/L、OC(36.45±4.51)mg/L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10.36±1.21)相比,观察组(8.36±0.92)更低(均P<0.05)。观察组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痹健腰丸联合骶管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改善腰痛及下肢窜痛的作用。
    2025,37(1):20-23,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05
    摘要: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其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用NIPPV,观察组采用NIPPV联合冻干rhBN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PaO2、pH、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I均高于对照组,LVESD、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rhBNP联合NIPPV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25,37(1):51-54,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3
    摘要: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CA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 4.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CAP可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2025,37(1):41-43,4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0
    摘要: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片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24.42±2.85)U/L、(33.56±3.57)U/L、(21.14±2.7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8.95±2.97)U/L、(40.42±4.13)U/L、(26.35±2.89)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HBV-DNA载量分别为(62.82±6.19)ng/mL、(101.14±9.63)ng/mL、(71.15±6.72)ng/mL、(1.05±0.22)log拷贝/mL,低于对照组的(70.39±6.27)ng/mL、(112.43±9.72)ng/mL、(79.53±7.13)ng/mL、(1.57±0.26)log拷贝/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用扶正化瘀片联合恩替卡韦可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降低HBV-DNA载量,抑制肝损伤进展,安全可靠。
    2025,37(1):82-85,8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1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25)采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47.89±15.98)ng/L,高于对照组的(121.72±11.29)ng/L(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0.73±0.17)分、(0.62±0.16)分、(0.42±0.14)分、(0.32±0.11)分、(0.19±0.0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0.31)分、(1.18±0.29)分、(0.92±0.26)分、(0.63±0.24)分、(0.66±0.13)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有效促进血清胃泌素恢复至正常,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2025,37(1):78-81,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0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予以血必净、乌司他丁及奥曲肽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炎症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4年8月,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观察组联合血必净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肠黏膜损伤程度、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高,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53±1.55)pg/mL、降钙素原(PCT)(3.42±0.53)mg/L、C反应蛋白(CRP)(43.55±2.76)mg/L、白细胞介素-6(IL-6)(35.75±2.46)pg/mL均较对照组低,D-乳酸、血清内毒素均较对照组低,CD3+、CD4+均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SAP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肠黏膜损伤,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2025,37(1), DOI:
    摘要:
    2025,37(1):86-89,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22
    摘要:
    目的 对比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洛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C、LDL-C较对照组低,HDL-C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TG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ouse积分、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使用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分别联合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安全性良好;其中阿利西尤单抗对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善优于依洛尤单抗,值得临床重视。
    2025,37(1):74-77, DOI: 10.20283/j.cnki.1006-5687.2025.01.19
    摘要:
    目的 探讨清毒百炎消外敷对蝮蛇咬伤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2)采用常规西医联合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治疗7 d后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肢肿胀、疼痛、心肌酶谱水平、炎症指标、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症状积分、全身症状积分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可减轻蝮蛇咬伤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改善心肌酶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为临床治疗蝮蛇咬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信息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药学会
  • 国际标准刊号 :1006-5687
  • 国内统一刊号 :12-1230/R
  • E-mail:tjyxzz@vip.163.com
  • 电话 :022-23909086
您是第位访问者
天津药学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